精釀哈姆雷特之IPA篇
正所謂,一千個讀者,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~
轉(zhuǎn)眼間入行也快兩年有余了,坐在吧臺喝酒的人形形色色,時不時也會聊起一些啤酒歷史。筆者曾很狂妄的說過,在吧臺99%的人都沒法正確說出IPA的起源。
或許你腦海里會蹦出幾個關(guān)鍵詞“酒花”,“殖民印度”,“防腐”……,IPA起源不就如此么?但往往越是你覺得簡單的事,就越容易出錯。事實也是這般,筆者列出親身聽到的幾個關(guān)于IPA小趣聞,不為博人眼球,但求能獲客觀一笑~~
有人說是英國人給的名字,也有的人印度人自己命的名,原因都是應(yīng)該當(dāng)時殖民了印度這個地方,然后因印度這個地區(qū)而為這種特殊的淡艾而命名的。
▲筆者評:先說后者,印度人家當(dāng)時正被殖民呢,印度百姓有沒喝上那一口酒咱們暫且不談,有這個閑情逸致去給自己的殖民者的作品命名,還不如努力想想怎么反殖民實際點。
而至于前者嘛~咱們以史為證,繼印度之后,澳大利亞同樣也淪為英國的殖民地,并隨著發(fā)展也對英國啤酒的需求有著逐步的提升,悉尼新威爾士公報上也對第一批登錄悉尼大陸的啤酒提前做出了預(yù)告,上面這樣寫到“East India Pale Ale”,來自東方印度的淡色艾爾。
為什么會說是印度,一個是因為這種風(fēng)格起源英國殖民印度時期運往印度的啤酒,其次便是那時的印度已成為船運至澳洲的中轉(zhuǎn)站,說來自印度也確實如此。
相信很多人在看酒款資料的時候,會留意苦度IBU這一項,也很多人覺得苦度越高的酒,也就自然的越苦。再者察旦也很多人也會討論,苦度標(biāo)注著“N/A”,又是怎么一回事,不苦?
▲筆者評:首先我們先搞清楚下,苦度這個值是虛鏈怎么來的,它是個計算值,測量的是異α酸在啤酒中的含量,該成分存在于啤酒花中,帶苦味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它的測量方式并不唯一。
再者這個值是什么時候測量的,據(jù)筆者咨詢業(yè)內(nèi)一些釀酒師,通常是在煮沸后發(fā)酵前做的數(shù)值測算,那么這時候端倪就來了,先不說發(fā)酵過程中各種成分會不會形成各方面影響,后續(xù)可能進(jìn)行的酒花干投,對啤酒總體的'苦'的波動,還是存在的。
另外我們經(jīng)常在資料上會看到某一款酒的苦度標(biāo)注為'N/A',這并非代表這款酒不苦或者苦度為0。'N/A' 是 'Not applicable'的縮寫。據(jù)筆者了解,酒廠釀酒時,除去酒廠沒有相關(guān)實驗室去做測算以及不懂苦度測算方式外,通常都會做苦度值檢測,而'N/A',則更多的代表了找不到官方數(shù)據(jù)。
最后說下個人對苦的認(rèn)知,每個人對苦的接受程度都是不同的,說直白點便是可能有的人比較重口味,吃得了苦,大多數(shù)國人其實對苦的接受度都偏低。其次,苦的接受度是可培養(yǎng)的,筆者曾記得剛接觸的時候,一瓶朋克可能要喝上一個小時(實在苦的受不了),現(xiàn)在或許噸噸噸幾口就沒。
包括修道院在內(nèi),坊間也不少人說雙料是雙倍的麥芽,三料是三倍酒花,然后四料是雙料的雙倍。
▲筆者評:這其實更近似是個悖論,假若真的定死了兩倍酒花的就是Double IPA,那么2.01呢,一根頭發(fā)算不算光頭?而反之我們?nèi)ハ?,假若這個說法是正確的,那么是否每個Double IPA,都會有一個single的版本,或許會有,但并非是一定。
既然扯到修道院了,我們順便說下,一個煮沸鍋也就那么大,假設(shè)我們?yōu)榱俗鰝€雙流,投入了原本用料的雙倍麥芽,那煮沸了怕不是要麥芽渣灑一地了喲~也更不要提double再double去做個四料了。
a.IPA的誕生,在英式淡艾基礎(chǔ)上添加酒花,這事是英女皇主導(dǎo)的。
▲筆者評:英女皇會不會釀酒我不知道,但我知道她老人家應(yīng)該不會閑到去管這些事~~
b.IPA當(dāng)年剛出現(xiàn)時,為了確保能防止啤酒變質(zhì),釀造時添加了更多了酒花,灌瓶時再添加,甚至船運時還加~
▲筆者評:首先我先在這跟各位看官老爺跪下發(fā)誓,這個真的是我聽來的,絕(消音)不是我胡編亂造的。
釀的時候添加酒花這個我完全接受,灌瓶時加,是把酒花當(dāng)茶葉泡么~ 再者船運的時候怎么加,開瓶加嗎?為了防止變質(zhì),開瓶讓啤酒主動接受空氣氧化。最后最最最神奇的是,這一整套流程下來,居然等遠(yuǎn)洋殖民的士兵喝到啤酒時,塞進(jìn)去的酒花居然都沒有了喲 哪去了,溶解了嗎???
c.IPA之所以在前綴冠名India,是因為當(dāng)年英國殖民印度的時候,用了印度當(dāng)?shù)氐木苹ê望溠咳メ劻司?/p>
▲筆者評:作為一個理科生,我特地為此去問了文科的同學(xué),按他的說法是一來以當(dāng)年差沒孫印度的氣候環(huán)境來說,印度是并不適宜種植麥芽與啤酒花的,另外這一時期的印度也并沒有相應(yīng)記錄表明曾種植過麥芽和啤酒花。
那么哪來的原材料去給他們釀酒呢?就算原料有了,設(shè)備呢,現(xiàn)場做一個?設(shè)備有了,那么碰巧帶了個釀酒師出航,或者是那么巧那個士兵懂的釀酒。
通篇下來,文縐縐的東西還是比較多的,但愿大家伙不要看睡了~
喝酒嘛 開心就好 ~知識這種事,看個樂呵就行
樹屋啤酒比入門精釀好多少
樹辯畢屋啤酒比入門精釀對比:
樹屋啤攜大芹酒主打的渾濁ipa,本身的生產(chǎn)成本高,需要用美國最好的仿簡酒花和歐洲最好的麥芽釀制,還要追求最平衡的飲用感受,而且渾濁ipa一定要趁新鮮喝。
其生命周期短,且樹屋這個品牌屬于精釀啤酒的第一梯隊,而且釀制的渾濁ipa本身就屬于成本較高的類型,價格自然就貴。而對物流要求就相對更高。